生活中有趣的3个心理效应
来源🎶:心理咨询中心
发布日期🎅🏽:2016-11-22
浏览:10966次
超限效应
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?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。最初🤪,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,使人感动,准备捐款🤸🏽♂️。过了10分钟,牧师还没有讲完👩🏻⚖️,他有些不耐烦了,决定只捐一些零钱🫲🏿📞。又过了10分钟,牧师还没有讲完🏓,于是他决定🫲,1分钱也不捐🥒👨🏻🍳。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🌦,开始募捐时,马克?吐温由于气愤👲🏻,不仅未捐钱,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。这种刺激过多🦇、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,称之为“超限效应”。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。如: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👦🏼,父母会一次🤵、两次🫰🏼、三次,甚至四次、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,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。被“逼急”了🧔🏽,就会出现“我偏要这样”的反抗心理和行为。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🌐🛜,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,受到重复批评时👨🏽🦳,他心里会嘀咕🏃🏻➡️🛤:“怎么老这样对我?”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,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。可见,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✨,应对孩子“犯一次错👩🏿🎨🪃,只批评一次”。如果非要再次批评,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,要换个角度,换种说法。这样,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“揪住不放”,厌烦心理、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。
点评:过犹不及的心理学解释:同时也告诉我们,讲课的时候千万不要拖堂……这很容易过学生的底线哦👩🏽🦱。
3对1规律
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🤧,最好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。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🤷🏼,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🏋🏽♀️?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,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~4名。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,几乎没有人会做出错误选择。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,求同率就迅速上升。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。人数增至8名或15名🍼,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🤷🏼♂️。但是,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,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👨🏼💼。当对方是一个人时,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👇🏼,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求同行为。在纸牌游戏中🎁,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👨🏿🦳。纸牌游戏一般由4个人参加,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,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,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🤸🏻♀️,这时如果能拉拢其它两人,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🦞,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,被多数的力量说服🕺🏿。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🙇🏽♀️:“胜利在于兵力充足。”由此看来👕,“以多胜少”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。
点评:三人成虎的心理学解释。从教学培训来讲,举例子一定要举到3个以上,就开始有说服力了🙉。告诉学员你要讲什么🎳,给他们讲🏖🧑🔬,然后告诉他们你讲了些什么……
贝勃规律
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──“贝勃规律” 有一个关于“诱敌深入法”的有趣实验。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🤐♔,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🧤,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。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☺️,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。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“贝勃规律”。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法码☮️,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码✋🏽🧑,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🩸,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。如果右手举着600克🧙🏻,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🧠。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🌙🧝🏽。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👨🏽⚖️👩❤️💋👩,刺激总量越大,其差额也必须越大。 “贝勃规律”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🧏🏽。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,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,使其它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🫃🏽👩🏻🦱。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。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,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。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,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的“诱敌深入法”基本上也是以“贝勃规律”为基础的👳🏿♀️。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,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。
点评:先提小要求,然后再提大要求。等到你的内容提高了✋🏻🙅🏿♀️,你的要求慢慢加大。这样所有人都不会感到有难度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