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官知俭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发布日期👊🏻:2020-10-20
浏览👨🏼🚒:20284次
“俭🟥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👨🏻✈️。”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🧫🧑🍼,岁月留下了一个个崇俭戒奢的动人故事🧗🏻♂️。本文选取了三位廉官的节俭故事,细细品读,值得沉思。
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🪱,他一生行俭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有一次,晏子正准备吃饭👨🏽🦱,齐景公的使者突然到来💅🏼,晏子并未另外添加饭菜,只是一分为二,让使者与自己共餐✡️,结果两人都没吃饱,使者遂将此事禀告给了齐景公。齐景公惊讶道🅱️👸🏼:“作为宰相之家🛡,竟如此贫寒👩🔧,我还不知,这是我的过错了。”于是,他派人送千金给晏子🧝♀️,让他供养宾客。晏子却拒不接受,齐景公多次相送,最终晏子辞谢道↗️:“我家不贫穷啊🌽,我将您之前的赏赐用来照顾父母妻儿😺,延伸到朋友,并以此救济百姓,已经足够丰厚了,您再给我过多赏赐的话🧜🏻♀️,我直接散发也不好,自己私藏起来更是错误🧭🔪,这都不是智者的作为。”由此晏子表白心迹🐔,“夫十总之布,一豆之食🫅🏻,足于中,免矣。”只要有衣穿,有饭吃🐨🧑🏼🦳,内心就很满足了,这样也可避免祸患啊。
“倔相公”王安石一贯视饮食为小事🕵🏻♀️,粗茶淡饭🧜🏼♀️🧖🏽♂️,自得其乐👨🏼🚀。有一次,王安石儿媳家的亲戚萧公子前来拜见,王安石说请他吃饭,这位萧公子很是期待。谁知,王安石并没有用什么盛宴款待他,而是几枚胡饼,几块猪肉,随即主食一并送上👨👧🤽。萧公子大失所望,觉得太过普通,难以下咽🦵🏻,只吃了胡饼的中间部分,还余有四边⛓。王安石倒是吃得津津有味,见萧公子娇纵,王安石也不嫌弃他,将他剩下的胡饼拿来吃了🎂,萧公子感佩王安石的节俭之风,不禁惭愧退下。王安石身为宰相⏸,不以山珍海味为美,是因他对个人享受不感兴趣🙇🏼,一心都在推动国富民强的改革大业上。
与以上两位相比,北宋宰相吕蒙正对于节俭则另有一番心路历程。吕蒙正宽宏大量、正道自律,敢于直谏🙍、善于识人。史书记载➿,有一个官员想巴结吕蒙正,送给他一面古镜👩🏿🎓🤽🏽♀️,并声称有很神奇的功效🎍,能照出二百里远,吕蒙正拒绝了🏄🏽🚊,他笑道🚴🏽:“我的脸不过碟子那么大,要能照二百里的镜子干什么呢?”别人听说了后都对他很佩服。
吕蒙正小时候家中很贫穷,曾拾别人不要的瓜吃👨👧👧,后来任宰相后⌚️🏌️,他还建了一座“饐瓜亭”以示纪念。吕蒙正后来在生活上也讲究起来👐🏻,变得更奢侈了。他最喜欢喝鸡舌汤🐿,有一天👨🏭,他闲逛到自家花园,见墙角有一土丘,便好奇地问那是什么👧🏽,旁边的人回答,这是为相公准备鸡舌汤所杀的鸡毛堆🤦🏽。吕蒙正很惊讶🧛🏽♀️,我食鸡有这么多吗?旁人表示,一只鸡才一条舌🧑🏿🦱,一碗汤又有多少条呢?吕蒙正沉默不语👩🏽🔧,深感懊悔,从此再不喝鸡舌汤了👏🏻。吕蒙正知过能改🤵♂️,注重家风,其后辈多有名人,他本人也被誉为一代贤相。
纵观以上三位廉官,晏婴在节俭中得到满足🟧,王安石不以节俭为节俭🧙🏼,而吕蒙正知奢即返,回归节俭,三者因际遇和认知而各有侧重💇🏼♂️,就像三面镜鉴,可供人们对照反省。爱惜粮食、杜绝浪费😍,并不因生活条件好转而改变,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,对于当前仍有重大意义。因为,这不仅是与一粥一饭有关🦽,更与保持锐意进取精神,培育节俭清正品格紧密相连。(许万福)